- 翁美容;方宗武;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大肠水疗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FC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大肠水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及盆底表面肌电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前基线波幅、持续收缩变异系数、耐受收缩变异系数、后基线波幅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快速收缩最大收缩波幅均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大肠水疗治疗CFC,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
2022年16期 v.30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慧萍;刘吉昌;杨清;张爱婷;钟爱勤;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对颈源性晕眩患者椎基底动脉(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颈源性晕眩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BA血流速度及颈椎功能[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高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慢于治疗前(P<0.05),低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慢于对照组(P<0.05),低流速型VA-BA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穴透刺联合隔物灸治疗颈源性晕眩患者,可有效改善其VA-BA血流速度,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2022年16期 v.30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林少鸿;郭佳颖;聂平英;陈心铭;林楠;刘芳;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艾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3月24日,筛选艾灸治疗PSCI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IBM SPSS 25.0和Gephi 0.9.2软件分别对艾灸治疗PSCI的穴位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2篇,穴位处方30首,艾灸治疗PSCI使用频次最高的穴位、经络、特定穴依次为百会、督脉、交会穴。聚类分析将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分为5类;关联网络图显示,连线最粗的是百会与神庭。结论:艾灸治疗PSCI的选穴主要遵循近部取穴、循经取穴和特定穴选穴的特点,配穴有上下配穴、脏腑辨证配穴的规律。
2022年16期 v.3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树港;曹国元;白沐平;
目的:探究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治疗10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指数、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头痛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头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枕下三角刃针松解治疗紧张性头痛急性发作,能明显改善患者头痛,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2022年16期 v.30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颜雪靖;刘丽梅;黄志华;
目的:观察针刺素髎为主穴配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胃肠营养法(IOE)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临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IOE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素髎为主配合IOE进行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量表(SSA)评分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ST、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素髎为主配合IOE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确有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2022年16期 v.3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聚星;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女性更年期失眠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治疗9周。治疗后3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0d,两组患者FSH、L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E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SH、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催眠药物、睡眠时间、入睡时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5/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可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睡眠状态及雌激素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022年16期 v.30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赵丽霞;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源性眩晕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降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流动力学指标(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SOD、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ESC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颈椎微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且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复发率低。
2022年16期 v.30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曹亚琴;
目的:探讨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呼吸峰值流速(PEF)]及临床症状(喘息发作、咳嗽、肺部湿啰音)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喘息发作、咳嗽、肺部湿啰音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穴位按摩有助于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肺功能状况和临床症状,提高康复疗效。
2022年16期 v.30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邓萍萍;
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矫正骨盆移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坐骨神经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矫正骨盆移位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RD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大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直腿抬高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矫正骨盆移位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其功能障碍。
2022年16期 v.30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珺颖;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NB尿潴留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排尿情况、尿动力学指标、临床症状[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生活质量[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日饮水量、每日单次排尿量多于治疗前(P<0.05),每日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少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每日单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每日排尿次数、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CI-Q-SF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膀胱最大容积、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速、I-QO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膀胱最大容积、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速、I-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NB尿潴留可明显改善患者排尿情况及尿动力学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
2022年16期 v.30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尹晶晶;黄伟雄;
目的:分析肾区中药热熨疗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区中药热熨疗法,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区中药热熨疗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
2022年16期 v.30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利;杨彩虹;
目的:观察头风汤治疗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萘普生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头风汤配方颗粒治疗,治疗3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头痛每周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88.9%(32/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头痛发作次数少于治疗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风汤治疗偏头痛风邪上扰、肝阳上亢夹瘀证临床疗效确切,可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16期 v.30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李沛;张雪莲;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汤对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化痰祛瘀汤治疗。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低切全血黏度(LBV)、血细胞比容(Hct)、血浆黏度(PV)、高切全血黏度(HBV)]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76.00%(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V、LBV、HBV、H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祛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去骨瓣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水平。
2022年16期 v.30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万家鑫;张龙江;牛明了;苏珊珊;田春风;
目的:探讨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应用脐火疗法联合自拟方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脐火疗法联合参芪举陷汤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积分、PA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络病学理论为指导,以辛润通络法为基本治疗原则的脐火疗法联合参芪举陷汤加减治疗气虚下陷型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便秘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2022年16期 v.3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吕雷;
目的:探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毒性肺炎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A、IgG、IgE]、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IgE、CRP、ICAM-1、A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IgA、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gE、CRP、ICAM-1、ADA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免疫球蛋白及CRP、ICAM-1、ADA水平。
2022年16期 v.3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雪莲;米秀英;罗红英;党鸿;
目的:探讨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脏硬度及脂肪衰减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NAFLD患者63例,应用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肝脏硬度、脂肪衰减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肝脏硬度、脂肪衰减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不同年龄、不同病程的患者肝脏硬度、脂肪衰减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推按联合脂肝合剂治疗NAFLD,能显著改善肝脏病理状态及脂肪衰减程度。
2022年16期 v.30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关烽;周猷;梁妹燕;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AG脾胃虚寒证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香砂六君子汤合温针灸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神倦乏力、泛吐清水、手足不温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温针灸治疗CAG脾胃虚寒证疗效较好,可促进患者症状缓解,安全性较高。
2022年16期 v.30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